「從沒見過這麼單純的人!」

  從美國哈佛大學取得癌症生物學博士學位以來,台北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材料研究所副教授鄧文炳即投入癌症研究領域,終日與癌細胞為伍。在他眼裡,人體就像個我們每天所接觸的社會,如果說癌細胞兇狠狡詐,就像個黑社會老大,那麼幹細胞無疑就是個初入社會的小毛頭,「純潔得像張白紙!」

  近年來,幹細胞(Stem Cell)是醫學界最熱門的研究對象,這是因為它充滿著無限的可能,且可經由培養過程,不斷進行細胞分裂,以達無窮盡的週期,進而產製各式各樣的特異細胞。正因這種特性,鄧文炳形容幹細胞是人體的「戰備存糧」,更是「救火隊」,一旦人體器官受傷了,它就會任勞任怨地執行修復任務,勤奮得叫人動容。

  然而,這種不問黑白、只計成敗的特質,卻也曝露出它的缺點,進而讓癌細胞有可乘之機。這一幕幕癌細胞和幹細胞之間的恩怨情仇,正是鄧文炳最近急欲解開的謎團,而「幹細胞在癌症治療與造影所扮演的角色」即是研究主題。

  鄧文炳說,幹細胞和癌細胞其實是一體兩面,幹細胞就像社會中可塑性很強的毛頭小伙子,像一張白紙,可被塑造成任何一種人;相較下,癌細胞則像透了老奸巨滑的黑社會老大,為了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它會不擇手段地耍手段,幹細胞因而成了它予取予求的可憐蟲。

比如說,癌細胞會利用自己是很強發炎細胞的特性,分泌出細胞激素(Cytokine),再由細胞激素發出發炎訊號,召喚分佈全身的幹細胞兼程趕過去修復;結果,當這群盡忠職守的幹細胞趕抵發炎現場時,即遭癌細胞脅持,進而為它工作。

  這些工作包括,幹細胞自己分化為內皮細胞、血管及癌組織裡面的髮囊,提供源源不絕的養份,協助癌細胞繼續分裂、壯大。

  癌細胞脅持幹細胞為它工作的勾當,看似穩賺不賠的無本生意,可是卻也讓它的行蹤曝光,提供科學家發動攻擊的絕佳機會。鄧文炳也抓住此一契機,透過影像學的追蹤與定位,找出癌細胞的確切位置,再透過標靶治療來殺死它。

 首先,他利用轉殖方式,讓非肥胖型糖尿病嚴重免疫缺乏症的老鼠(NOD-SCID)罹患肺癌,接著在幹細胞裡面放進造影基因,再將這些幹細胞經由老鼠尾靜脈注射到體內,最後再透過儀器追蹤造影基因。剛開始,這些幹細胞會經由血液循環而散布在老鼠體內的任一角落,過不久即逐漸往肺部集中。

  「這群幹細胞被癌細胞騙去了。」鄧文炳解釋,這是因為癌細胞透過細胞激素,發出強烈的求救訊號,結果這群純潔無邪的幹細胞就這樣毫不遲疑地兼程馳援,可是一到現場,卻慘遭癌細胞脅持,為它們賣命工作。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一幕幕都被鄧文炳記錄下來。

  摸清癌細胞底細,也掌握到它們的行蹤後,鄧文炳指醫界可大力研發帶有治癌藥物的載體,施行標靶治療;然而,他也提醒醫界,在使用幹細胞來治療某些疾病時,最好先確認有無癌細胞的存在,如果患者體內已有早期癌組織,為免幹細胞為癌細胞所用,應重新評估治療的可行性。

  事實上,這些年來,醫界已在癌症治療上取得可觀成果,可是至今卻還無法徹底擊潰癌症,而這也正是癌細胞可怕的地方。鄧文炳說,癌細胞有時會倒退化並偽裝成幹細胞,既不被排斥,也不會受到攻擊,藉此躲過體內免疫體系的追殺,如此才能轉移到其他器官,繼續催殘患者的健康。

  不管癌細胞多麼狡猾,鄧文炳深信,既然幹細胞有被癌細胞欺騙、利用的特質,我們就可以將幹細胞視為癌細胞基因治療的超級武器,反將癌細胞一軍。展望未來,鄧文炳希望透過照影技術,把幹細胞改造成早期癌症的診斷工具,再趁著潛入癌細胞的機會,一舉將癌細胞摧毀殆盡。

引用:http://www.udn.com/2005/4/26/NEWS/LIFE/LIF7/2639446.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凌 于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