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創業心態是否和傳統不同,不再期待建立一個基業長青(build to last)的企業?
我想更多的企業還是期望build to last 而不是build to flip,至少維持三四年以上。過去很多dot com公司只是有個創意,出去公開集資,盡快創立然後cash out。我認為這樣並不好,因為那樣對環境不太健康。但是人們仍然可以建立一個高獲利,卻不一定要基業長青的公司。就像BubbleShare,我們有具體的模式去獲利。但是仍然有很多網路新創公司是為了長久經營,就像HeyMath!。

如果公司沒有獲利或是不成功,你會毅然決然地關掉它嗎?如果一家公司沒有機會成功,是的,我會關掉它。我一直認為,如果你開一家不認為會成功的公司,那麼就根本不值得去創立。你應該待在一個你喜歡的行業,一個你相信會成功的行業,成功機率比一般公司更大的地方。如果它沒有任何機會大翻身,就應該關閉。

你是怎麼吸引一些精彩的人進來的?付他們很高的薪水嗎?
不多,我付他們一堆大話,事實上是好的人才吸引好的人,一個拉來一個,就像磁石互相吸引。他們大可以在其他地方拿到更好的薪水,但是他們還是選擇守在這裡,基本上我們喜歡彼此,我們的工作很有趣。

獲利的機制在哪裡?
可能是Pro使用者,也可能是結合線上圖片沖印、或製作成其他紀念品如馬克杯、T-shirt的周邊機制。

這種向使用者收費的機制可以成功嗎?
其實獲利並不是唯一重點,只要是好的工具,一定可以獲利。當我看到人們跟我說有多喜歡我的產品,就是我最大的樂趣。光是看到我解決了多少真實世界中的問題就已經讓我很滿足。現在太多解決方案都太困難了,只要你能夠讓某種服務大幅簡化,就可以滿足許多人的需求,就可以獲利。

那麼你在創立公司之前,都會仔細地研究你的BP(創業計畫)嗎?
不,事實上據我的經驗,BP是沒什麼用的。你需要的只是一個有力的計畫,有研究數據在後面支撐的計畫。不要花時間去寫那幾張文件,你的時間應該花在研究商業模式上面,實際執行下去就能學到很多事情。怎麼說是有力的BP呢?首先不要超過25頁,你需要準備幾種不同長度的presentation,從五分鐘到兩小時,用Power Point製作,有2頁的業務簡介,有市場和財務的報告,這樣就夠了。因為BP反正是會改變的,市場改變太快,時間就是金錢。例如行銷計畫,別人根本不在乎你寫的內容,人家要看的就是你有沒有一個有力的創意,是否有研究數據支撐。在創一個新公司前,我會做很多市場研究,諮詢專家意見等。成立 BubbleShare之前我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在研究市場機制和需求。一份15頁、有數據支撐的說明會比一份厚重的說明還好。

網路分享正當紅,你的下一步會是什麼?
我隨時都有十幾個創意等著去實現。如果你要進入熱門市場,競爭者很多,當你採取一個相當不同的路徑進入市場,其他人很快會修正部分然後跟進。例如 Flickr可以很成功,就是著眼在北美使用者。我們的模式也很成功,因為我們專注在創造一個讓一般人也非常簡易上手的分享機制。人們喜歡有不同地選擇,所以不會是贏者全拿的情況。線上圖片分享機制已經出現十年了,現在還沒有贏者,可能是因為訴求的分眾不同。我們不是個酷的網站,只是有趣的網站。

雖然網路無國界,但是你是否認為一個地區的市場、人才條件還是會影響新創公司的發展?
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新創公司,當然你在矽谷可以找到最好的人才,在其他地區可能會面臨人才外流或不足的問題,但這是在管理層面而言,如果你要找技術人才,很多地區都找得到,至於所謂創造性的技術人才,可以洞悉未來趨勢的人才,可能在矽谷就比在新興市場要多。在矽谷是比較容易,但是你不必一定要在矽谷。例如 KaZaA和Skype就是在瑞典成立的。

但是在北美的新創公司曝光率會比較高吧?
或許,這其實跟語言有關,還有媒體關係也較好,有時關係來自面對面的採訪。你在矽谷,去一個酒吧,可能CNET的記者就坐在你旁邊,隔天你就被報導了。但是現在資訊這麼發達,如果你的創意和產品夠好的話,Michael Arrington會幫你寫評論。在網路上,只要你夠努力,遲早一定會被媒體發現,得到曝光率。

引用自:http://www.itmag.org.tw/ma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凌 于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