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申請細節大攻略 文/林劼韻
這次的留學經驗談請到目前也在申請秋季博士班的D同學,來跟大家分享他在申請期間的甘苦談。
豫則立
申請學校時需要GPA、TOEFL、GRE、Recommendation letter、SOP (statement of purpose),CV(curriculum vitae),PS (personal statement),Financial Statement。但D同學覺得最重要的是PLAN!為什麼?因為如果你能事先掌握,提早規畫,很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例如:
1 加發來不及
2 東西沒寄到
3 SOP還沒改好
4 財力證明怎麼辦
D同學認為找代辦是個方法,但只有自己最清楚什麼是自己要的,透過準備的過程除了讓自己更堅定外,也更容易認清自己的目標。因此,D同學建議大家盡量自己準備備審資料。
這不是杜拜高樓的藍圖
-基礎建設-
01 起步永遠不嫌晚的英文聽說讀寫 (for future/TOEFL)
02 一去不返的的大學碩士成績 (for GPA)
03 無論被Reject幾次都要再嘗試發表的Publication (for CV)
04 培養與教授或其他推薦者的信任 (for Recommendation)
05 記得留住你的豐功偉業的紙本 (for additional info.)
06 看你怎麼去面對(補習或自己念)那噁心但卻很有用的單字 (for GRE)
-工程藍圖-
07 找好你要的學校 (for self-encouragement)
08 找好你要的教授 (for on-line application)
-大興土木-
09 聽聽你內心的聲音與回顧自己的過去 (for SOP)
10 找出你那迷人的特質與令人感動的故事 (for PS)
11 回憶過去曾在哪堂課舉那麼一次手令老師印象深刻 (for Recommendation)
12 回學校申請你的東西順便逛逛那像豬圈的宿舍 (for transcripts)
13 申請吧! 那些申請費的報酬率是50% (for online application)
14 加發那永遠到不了的GRE/TOEFL (for official scores)
15 使命必達的國際郵件都是騙人的 (for sending materials)
16 比女朋友還難追的status (for check status)
01 起步永遠不嫌晚的英文聽說讀寫
D同學建議大家多多搜尋與利用網路上一些前輩的心得與意見,像是PTT上的托福版。以下是根據D同學自己以及身邊朋友的經驗:
---100分以上---
D同學朋友的父母從小就請外國老師家教教會話,但這不會反映在學校成績單上,但卻會反映在托福的成績單上。她口語28分,就她的說法,所有的回答不必有太創意的理由原因,但請你說「為什麼」選擇你的答案,搭配正確的文法與用字、冷靜別抖的音調就不會太差。
---100分以下---
D同學表示他的國高中英文都是硬撐的,補習都在聊天玩耍,大四認識一樣要出國的朋友後,才開始每天與彭蒙惠有約,聽 IPOD 裡豐富的podcast、接著訂購Business Week,現在則是拿著TIME在K。D同學希望大家在英文上多下點功夫,他說:「英文是值得深交的好朋友,這部分沒有人可以救你,唯有你自己。」
網路上有許多語文考試的技巧與資訊,希望大家多多利用,畢竟習慣是養成的,就算沒有反應在托福成績上,但D同學認為無論如何對於未來都很受用!
02 一去不返的的大學碩士成績
GPA分三種:
一是成績頂尖(3.5-4.0)、二是尷尬中間(3.0-3.5)、三是社團頂尖(3.0-2.0),申請的時候有些學校會要你填 Major GPA(主科GPA)、Last 60 GPA(大概是大三大四GPA)、 Overall GPA(四年GPA)。如果你還在大學念書可以嘗試著加強你的last 60 GPA or Major GPA。如果你大學真的不理想可以先念個國內碩士或者發表優異的論文,再不然只好硬申請,但請不要期望太高。
03 無論被Reject幾次都要再嘗試發表的Publication
有些高手念大學參與專題就可以發表PAPER,有些很不幸做研究時跟到凹人的博士班學長,這些苦你無論如何都要忍下來,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有篇像樣的PAPER。有人有國內研討會論文,有人有國內期刊論文,有人有國內研討會演講,有人有國外研討會論文,有人有國外研討會演講。以上都很讚,但如果有了國際期刊的PAPER,效益可能大於以上的總和。
以D同學自己的經驗來說,06年碩士畢業前寫好了一篇給老師改,教授太忙就擱置了三年。08年決定要出國,09年開始找之前研究的備份資料,改完之後跟老師說要投稿,09年一月到十月,文章被兩個國際期刊拒絕但都收到很好的回覆意見,再修正後終於被第三個期刊所接受,他希望所有正在準備資料的同學須有以下幾個堅持:
面對無情冷漠的學長,你必須要忍、
面對寫稿投稿的枯燥,你必須要等、
面對不知為何的數據,你必須要投、
無論有沒有價值,就是SUBMIT!
04 培養與教授或其他推薦者的信任
學生:叩叩叩
教授:請進
學校:教授你可以幫我寫推薦函嗎
教授:你是誰?
以上對話純屬虛構,但在找老師前一定會有點尷尬要怎麼辦,D同學建議大家盡量提早培養你的人脈,就稍能避免窘境。
如果你是碩士畢業,想當然指導教授是一位,如果你在工作,你工作的老闆是一位,大學導師也可以是一位,曾修過課的、現在的系主任,都是可能的對象。記得古代有人找孔子求教時,都會準備束脩,所以請記得,不要冷漠的用幾個字就想要老師幫你。舉起你的屁股,找點老師愛吃的,愛喝的或是你覺得有特色有話題的小禮,敲門時有點禮貌,拜訪前請先去信邀約,或者查查學校的課表看老師有沒有課,老師答應了恭喜你,但不要因此懈怠你對老師的尊重,你預定申請幾家,期限是甚麼時候,準備給老師一個清楚的列表。
有些老師會事先要求寫草稿給他,有些不會,無論如何看能不能自己先寫好三個版本,適當的分配優點給各教授,我想教授都會很樂意看的,假設他說他要自己寫,但最後有可能是亂寫或不具體,或是時間到了不想推薦了推說很忙,為了不讓這種事情發生,請自己先寫好三個版本。
最後要提醒的是,最好是親自拜訪,俗話說見面三分情,除了誠意之外也讓推薦者看見你的決心。
05 記得留住你的豐功偉業的紙本
研究獎、?學金、社團、學校義工、奧林匹亞,只要有得過?的,有英文證明的話也記得留著。
教育部對於大專生有開放專題研究,是發零用錢給你做研究,論文還可以參賽,有機會可以試試。各個學校也可能有競賽,不要懷疑,你的同學已經不像高中這麼厲害了,你只要多努力一點就可能得到;有獎學金的不管是OO保險,或是學校名校友設置的?學金,GPA顧好,都有機會。
這些獎項與證明在線上申請系統都可以用來突出美化,雖然大部份不會叫你送正本,但假設是國家等級的獎例如國科會,是不是對你的申請有幫助不是你決定的,是審查委員決定的,所以不要懷疑,就是寫!
D同學建議大家多瀏覽學校的網站,學校的網頁有時候有很多資訊,用點心,就能讓你的經歷更豐富。
06 怎麼去面對(補習或自己念)那噁心但卻很有用的單字
D同學還沒接觸GRE以前,不覺得可怕,只知道很多人很怕。D同學準備GRE時,每天除了公司就是補習班,兩三個月下來的確累人,他建議跟托福一樣,多多利用網路上的前人經驗分享,會輕鬆的多。
準備考試內容的部份,D同學從去補習班拿到講義到成績出來為止,273個日子他每天就是念,就是背,無他法。
D同學說他去了兩趟日本考了三次,含補習旅費生活費,投資了十一萬得到660/780, 3.0的分數,在這期間有些人說GRE有門檻就好;有些人說GRE AWA不能太低;有些學校說不接受非本國考的GRE;還有很多人有各式各樣的經驗。但D同學只告訴自己V要500以上,Q要700以上,AWA要3.0以上,其他學校要怎麼樣規定就隨便他了。多吸取意見固然重要,考試部份最重要的是積極準備,平常心面對,依自己的狀況給自己一個標準,穩穩的達成。
07 找好你要的學校
GPA好,有發表國際期刊,有?學金,所有必備條件都有,那就放手去申請吧!TOP 20等著你! 如果沒有呢?也不要氣餒,客觀分數考高一點! 那分數也不高呢?那你要不要再多準備一點?
選校的時候主要可以參考USNews,有些可以找到前50大,有些要付費,想辦法蒐集到這些資訊,參考天氣,參考環境,參考排名,參考消費,大約列出二十家理想學校,分四個排名的層次,比實力高很多的約五間,與實力高一點的約七間,有把握的約五間,保底的約三間。
當然這數字可以自己再調整,D同學認為既然都要出國了,拼一下吧!排名比台灣的還低,出國的效益容易打折扣。
(待續)
 
(回 本期摘要 ) 講座報導
Pre-departure Orientation文/蔡孟芬
『準備清單』
準備東西時盡量帶高經濟價值的東西(例如:筆電、MP3),不占體積且美國價錢遠高於台灣(例如:網路線、USB線、充電器),有錢也很難買到(例如:大同電鍋)生活習慣用品(例如:女生衛生用品、各種藥品、保養品),以及換洗衣物、美金零錢,若手機已經是三頻手機可以帶過去美國使用。除此之外,不論是上台報告或是參加就業博覽會需要用到的套裝也是必需品。講者Lisa更提醒大家,最好將一個禮拜份量的衣物以及美金零錢另外打包隨身帶著,預防行李被寄丟至少身邊還有備份。
『食&衣』
在美國吃一餐幾乎都要美金十元以上,還要再加上服務費以及稅,因此盡量自己煮比較健康且省錢。http://blog.xuite.net/iq943網站提供很多可以短時間內完成的料裡,以及便宜料理三餐的相關秘訣。
若是有美國同學邀約參加聚會,都盡量去參加,藉由參加Party可以練習自己的英文以及了解他們的文化。有些Party可以穿得輕鬆,有些是有特定主題的,所以要先問清楚Party的內容,按照你的能力範圍去打扮。甚至學校辦的舞會,女生就要穿著小禮服男生穿西裝去參加。可以趁著各種節日大特價打折的時候去購買需要的衣物,通常最大的折扣是在感恩節之後。
『住』
住宿方面有宿舍、寄宿家庭、apartment三種選擇,宿舍的好處是比較安全,會有學校警衛巡邏,壞處是沒有自己的私人房間,而且如果是和大學部的學生一起住,他們常常會從星期五晚上開始辦party直到星期日才結束,因此會干擾到你的讀書。寄宿家庭好處是不用準備家具,水電瓦斯也不需要自己申請。壞處是寄宿家庭主人的好壞靠運氣,有些主人會規定要幾點洗好澡否則超過時間就沒有熱水,或者準備的伙食很糟糕大部分都是冷凍食品。住apartment比較自由,不像在寄宿家庭會有規定讓你不愉快,但風險是可能會碰到不好的室友,除此之外,通常都不附家具必須要自行張羅。建議大家可以詢問應屆畢業的學長姐去接收他們的房子,或者剛開學的時候會有很多人舉辦二手拍賣會,可以用便宜的價錢買到需要的家具。http://www.craigslist.org網站,可以找房子、家具、車子甚至是遊樂園的票都可以在這個網站找到相關資訊。
『行』
大部分華人人口比較多的州(紐約、波士頓、加州)考駕照都有中文版本的考題,可以去各州的PTT下載,在台灣辦的國際駕照在各州的使用期限不同,大部分到當地還是要考駕照才可以。路考方面,監考官會和你去馬路,實際上路考試。和台灣的路考相較之下,美國的路考較為簡單。http://www.kbb.com/網站可以比較車子價錢,車險方面服務較好的是AAA公司,不論是拖吊服務甚至也提供很多去其他州旅遊的優惠券。想要更便宜的車險,也可以詢問學長姐。
『育』
盡量買二手書,不需要買到最新版本,除非版本內容每年都更改。http://www.bookfinder.com 提供買書比價。 chegg.com ,bookrenter.com網站提供租書的服務。
講者最後提醒即將到美國念書的同學,有了問題要積極的發問,更要有勇氣及好奇心去和別人交談,如此一來才能加快適應當地的腳步。
 
 
 
 
(回 本期摘要 ) 留學專題
Destiny by Design 學生自己訂做課程!
文/李惟正
21世紀新趨勢: 藉由我們的自拍影片讓我們成為明星的網站、個性化播放列表的iPod和訂做的M&M。這也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生活,充分自主化的個人化選擇掌控了我們的生活,這些也慢慢的轉變,成為高等教育的趨勢。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拒絕接受一個四年都不可自主控制與變動的主修領域。但更妙的是,很多雇主發現,這些畢業生反而能夠提供獨特的和需要的技能。
阿莫斯特馬薩諸塞大學內一位教歷史,且暫代BDIC課程的主任,教授Daniel Gordon說:「在設計自己所擁有的主修課程時,將會提高學生們的高度熱情,且會一步一步的接近學生們所選擇的程度。」有些學生們在創造課程的計畫中就有結合了一些像是人類學和爵士樂或社會正義與全球化議題的學科。「每一個他們認真選擇的課程,他們自己都有預先計畫著。然而那跟移交一個課程的清單有一點點的不同。」根據綜合研究學會的研究中指出,只有410個學科間的課程(包含了個人化主修的課程及自己設計的學位。)超過10年。到了現在,這個數字成長了三倍之多。
讚頌學生的自治權
像是其他人對於現代化生活的觀點,且又受到了技術方面的刺激,所以對於自己訂做的需求有日益漸增之勢。技術的擴展創造了一個文化,給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去強烈增進自己在任何它們想要的地方的聽、說、看的能力。那些期待必須轉換成學術的背景。
Sean Gallagher,一位資深的教育風險分析專家,穩定專注於高等教教育的研究與諮詢,他談到說這些年輕的學生像是持續有需求的消費者。 Gallagher也說:「這些比較有想法、概念的人都是傾向於使用數位錄影機、I-pod、藍莓機或在網路上看電視。核心的部分是年齡層25歲到40歲 的範圍內佔有最大的百分比,而且是一樣在人口統計學上有持續性及專業教育的目標。」「利用以上方法在尋找教育的人們,有更多的人還是以高度方便為目標在期待著。」
這個偏離了原本結構式的大學課程,變成了自己創造個人化教育經驗的紀錄,至少要回溯到1960年代。印第安那大學的一位英文教授,且是該大學IMP主修課程的主任,Ray Hedin說:「這種不能被信任的制度跟權力,一般而言將會擴展至教育及政治上。」印第安那大學在2009年歡度它們40周年的校慶,該校的一位校友 Will Shortz,其有名的頭銜包含了紐約時報縱橫填字謎的主編及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Weekend Editor Sunday節目中的拼圖大師。他於1974年畢業於他攻讀的enigmatology(主要研究拼圖)。
Shortz 說:「拼拼圖實在是一個需要擁有專業技術的領域,印第安那大學沒有理由不安排此一課程。」他從學校內的看過的報告的人中取得一些多樣化的資料來做追求他獨立的研究。他也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他們學校的圖書館內研究他的論文─「1860以前,美國人的文字拼圖歷史」。這份論文也有被刊登在 The Journal of Recreational Linguistics。「我所主修的拼圖課程確實是跟其他傳統的主修沒多大差異,主要的差別是在於他給了我在拼圖的專業領域上打下一個基石,進而用證書來證明自己」。
現在印第安納大學 有150位學生在IMP這課程裡,相較於過去五年已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成長。裡頭的課程甚至有招募學生來參與的工具。Hedin說:「還在就讀高中的學生們 對於我們課程的感興趣程度一直在上升。」「我們大學看到我們的誘因,就放出學校的小冊子來給未來有可能來我們學校就讀的學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凌 于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